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

咸鱼seo 地震灾害 7

本文目录一览:

抗震设防的抗震设计参数

烈度和加速度是地震工程中两个关键的参数,它们在抗震设防中的角色和应用各有侧重。 在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烈度是一个核心概念。设计措施通常基于烈度来确定,如地基处理、材料选取和结构抗震设计等。即便是大型水利工程和核电厂的安全评估,也要求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如同基础调料,是抗震设计中的核心依据,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大多以“设防烈度”为准,从地基处理到结构设计,都要求按烈度分级进行。而加速度,尽管在少数需要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的工程中有所应用,但在中国抗震设计中,烈度仍占据主导地位。

首都和直辖市:北京部分区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分为第一组,如东城区、西城区等;7度区分为两组,加速度为0.15g。 天津:同样划分为8度和7度两组,分别对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和0.15g。

该基本要求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重建和新建二层农村危改房的抗震设计与施工。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农村危改房,也应参照该基本要求并按6度设防标准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农村危改房建设,其抗震构造措施则应高于该基本要求的标准。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第1张图片

辽宁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2017修正)

〖壹〗、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职责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贰〗、第〖Fourteen〗、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叁〗、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纳入政府建设工程管理程序的其他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肆〗、抗震设防烈度的第一组需要看具体地区,各省市的抗震设防烈度的第一组并不相同。比如首都的抗震设防烈度的第一组是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直辖市的抗震设防烈度的第一组分别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第2张图片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壹〗、第一条,为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确保工作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及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贰〗、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该部门主要负责审批甲级和乙级资质。在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承担。这些部门负责审批丙级资质,并将审批结果上报至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叁〗、根据地震安全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六条,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地震安全性评价执业资格。未获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担任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的负责人。地震安全性评价执业资格分为一级和二级,包含地震、地震地质和工程地震三个专业。执业资格的管理需遵循国家相关法规。

〖肆〗、拥有固定的专职人员,其中一级、二级执业资格证书持有者人数需达到3人以上,各专业至少需有2人,涵盖地震、地震地质、工程地震领域。具备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的技术装备与专用软件系统,拥有相应的实验、测试、分析能力。至少需有10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伍〗、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适用本办法。

〖陆〗、旨在防止资质被滥用或者转让,确保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这种做法既保护了评价工作的质量,也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严格的资质管理和规范业务承揽行为,可以有效提升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第3张图片

新建建筑什么情况下需要地震安评报告?

〖壹〗、第四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动时程)确定、地震影响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等。

〖贰〗、还需要安全评估、交通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影响评估等八大项。安全评价(安评)安全归安监局负责,评价机构应当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出具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叁〗、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肆〗、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安评报告,由市地震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安评报告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安评报告不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伍〗、安全评估(安评),特别是地震安全性评估,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申请报告和资金证明也是必需的,前者详细说明项目的具体方案和目标,后者证明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最后,企业营业执照确保项目由合法主体实施。这些手续和证件共同构成了房地产项目立项的基本框架。

〖陆〗、影响。初设评审主要是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基本设计进行审核,确保项目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满足相关规范和要求。地震安全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提供地震安全评估报告作为依据。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第4张图片

汶川地震灾区水电站恢复重建导则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计复核

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受损水电站的恢复重建工作,首先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复核。针对未报废的水电站项目法人,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特别是原勘测设计单位,根据国务院相关部门修订后的区域地震动参数,对水电站场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复核。这一成果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和依据,需经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和经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建筑物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对新建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和《建筑物抗震设防规范》及各行业的有关规范或标准设计,进行施工;对已建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的社会防御性活动。

二)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地震参数规范-第5张图片

标签: 地震参数复核报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